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雜感」台南飯桌/文化/語言

 這是我們常見的路邊攤景色。


這是我們每天常常喝的東西。


-------------
寫這篇以前,想起了TED一場演講,講者為一個英文老師 Patricia Ryan。



今天吃了台南很具特色的「飯桌」( 飯桌仔 )當午飯,因為我老爸中餐幾乎都在那邊解決。(倫敦男孩的台南飯桌福泰介紹

其實我不常在那邊吃,因為一很難停車、二中午很熱、三客人很多、四我這種年輕人不會點菜。
飯桌其實是台南很具特色的攤販型態。
點一到兩道青菜,點盤肉或來條魚,再加上一碗新鮮魚湯。白飯一碗是一定要的,可點純白飯或肉燥,台南最特別的是還有「澆鹹」這個隱藏版菜單(就是白飯淋上肉燥湯汁但不加肥肉,有鹹鹹的醬汁香味又不怕吃到滿嘴油)。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小念頭」食物是最想要的設計品

前幾日到小麵攤買麵。

看著年輕老闆、老闆娘,忙碌地煮麵、切滷味、看訂單、打包外帶、調味、整理桌面,肚子更加咕嚕咕嚕餓了起來。

於是我開始想,食物果真是最接近人的欲望的一種癖好吧。

產品設計師,或是喜歡美好生活的設計的人,當有了想要(某樣產品)的欲望,是不是就接近我們對食物的期待呢?

治癒的食物,治癒的設計。

都讓我們瘋狂的開心。

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閱」讀書有感:自創品牌/行銷


今日看了<手作雜貨賣家養成手冊>這本書。

非常喜歡。
其實乍看封面和書本標題,本來應該是本不算會引起我太大興趣的書籍。
(就所要吸收的資訊考量而言,設計師都比較給掰喜歡翻封面看不出個所以然的書

日本人的品味、細心、用心,很容易在他們的各式各樣方面自然地流露出來。
除了總是可以津津有味地讀著一個字也看不懂的日文雜誌,一邊心裡嘀咕著「這時候看得懂日文就好了」,這本由火柴娃娃製作所著的書,有了翻譯的文章更容易感受到日本人的獨特文章味道。

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地方」 台南 文化、創意、產業

(圖為台南茀立姆 FILM brunch 二樓拍出去之老屋屋頂,很喜歡看老屋的屋頂,而台灣給我的感覺就像這有點拼拼湊湊、混合多方元素的屋頂)

今年預計參加五十禮點心設計邀請展,
一直都覺得牽扯到地方(一個有歷史的城市、包涵人文自然、生活樣貌)尤其是自己從小生長的家鄉(好吧其實家鄉是讓人頗安心的),把設計灌上台南這座城市總覺得責任太重了。


想起大學時期曾經在暑期做了一個project,我們把主題設定在安平,想想那時候就已經開始醞釀替這座城市作些我們產品設計師可以做的事,在那個連文化創意產業是什麼都不知道的年代。

那時候種下小小地種子,只是身份是學生。

如果我的設計很爛怎麼辦(太自說自話),如果我的東西不被當作設計怎麼辦(太過流於商品形式?)。
這些憂慮的情緒總容易在我思索時湧起,忍不住覺得好沉好重。

正因為這樣,正因為生長在台南,我想把以上的負面情緒轉化為力量,好好監督自己。

時機說巧也巧,台南最近的老屋欣力帶動了商業(話說不知道有沒有人整理過這些時機點,我覺得它是呈現一種不知不覺旋風式的大批盤旋而下,傾刻間台南就多出了好多好多商店),也許是對生活的一種憧憬,我看到好多外地人來到台南這塊土地追尋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說來有趣,大部分對我們這些生長在南部的小孩,總是憧憬著北部的花花世界,老是感嘆南北的資源不均,卻不曉得我們府城悄悄地成為了一個令人嚮往的居住城市)。

身為一個在地人有在地人的好處,親眼看著這些改變,試著思考這改變的好與不好。
(是的,這幾年的成長相信大家都是覺得有好有壞,重要的是我們兩方角度都該認真看待不偏頗)

認真地作,這次的目標是希望能落實商業層面,把我們的設計真正地推廣出去給人們。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念頭」定位


在思索關於產品, 想要做出一個自己的品牌的同時,
也瞭解到定位的重要性。

以前不瞭解定位的意義, 結果一旦下去做了,事情感覺豁然開朗。想法自然跑出來。

如果沒有定位的話,就像不知道要怎麼向別人介紹我們自己。
也許作為個人,你會覺得定位好像把自己侷限住。
其實不是這麼一回事,他不是侷限,而是限制。
(以工業設計的角度來說,有點像是為這個設計案的產品找到”使用者族群”。不能說這是為所有人而設計的東西,因為沒有真正一樣設計可以討好所有的人)

more article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